2014年7月16日星期三

獨個兒遊釜山 (11/7-16/7)

2014/07/11
準備由慶州出發至釜山,首先於旅館( dreamer guesthouse ) 用餐吧。此旅館只提供雞蛋麵包,但是你需要自己烹調,你可以把麵包烤成多士這樣的早餐,是免費的喔!需要於十一時前check out, 用膳后趕緊收拾行裝預備上路,踏上另一段旅程…
由旅館步行至慶州市外巴士站需時十五分鐘,可能是本大邊走邊拍攝吧!途中,你可以看售賣當地有名的土產"Gyeongju traditional bread "。餅店自設製餅工場,每天新鮮製餅,員工將紅豆泥包到餅皮裏,桌上的紅豆泥如小山丘大。餅可選擇熱食或凍食,熱食紅豆散發出一陣香氣,而餅皮十分香軟,而凍食口感紮實。餅店強調每個餅均以人手新鮮製造,不加防腐劑,因此餅只可存放 3 至 4 天。蠻好吃的~ 換句話說,這麵包就如同日本的豆沙包。 這裡,不能單個購買,最少也要買二十個,花費14000韓幣,平均每個只是700韓幣,相當便宜。
Hwangnam bread 紅豆餅命名為皇南餅
Hwangnam bread 紅豆餅命名為皇南餅
Hwangnam bread
Hwangnam bread

慶州市內的指示牌 [棕色的指示牌會告訴你有冇多遠到某個景點]
慶州市內的指示牌 [棕色的指示牌會告訴你有冇多遠到某個景點]
慶州市內巴士
慶州市內巴士
到達慶州市外巴士站,你可以購買几種不同的車票,如去首爾、全州、釡山... 我買了去釡山的,價錢比乘坐火車到釡山便宜多喔!只需要坐一小時便可以到達釡山,價錢也只是4800韓幣。
市外巴士車票
市外巴士車票
市外巴士(由慶州至釡山)
市外巴士(由慶州至釡山)
由慶州乘坐市外巴士去釡山老浦市外巴士總站,由總站步行至釡山地鐵老浦站只需要大約五六分鐘,沿途你可以看見穿著緑色迷彩的軍人在此處站崗,也可以看見不小小食店如串燒,關東煮等食品。
來到釡山地鐵老浦站,購買車票有点麻煩,購買机有四种不同的車票: 單程車票 (one way ), 來回車票 (section one) , 來回車票 (section two) 和一日票( day pass )。經过計算后,如果你一天會乘搭四次的話,你就應當購買日票,因為單程車票價錢大約1300 won,但日票的價錢是4500 won。我亦不太明白為什麼會有來回車票,價錢是2600 won, 同你購買兩張單程票是一样價值的。可能是為了方便以設計這种票吧!本人購了由老浦至釡山大學的單程車票,花了1300 won。
釡山地鐵車票
釡山地鐵車票
老浦地鐵站
老浦地鐵站
釡山地鐵車廂
釡山地鐵車廂

相約了朋友在這裡接我,他是我於台北旅遊中認識,他亦帶了我去一間十分地道的韓式冷麵店,也教會了本人如何進食的方法。
韓式冷麵
韓式冷麵
首先,用一把很大的剪刀把麵剪斷,這樣一來就更容易進食了。接著,便是把麵及其他食品搞亂便行了。用餐后,我們一同前往朋友家放下行李再與另一個朋友相見。這位新相識的朋友人是當地釡山人,他與我一起前往甘川文化村,他的前女朋友是住在釡山的。我認為來釡山旅遊必定要來這村莊的喔!DCS_2227 DCS_2229 DCS_2230 DCS_2231 DCS_2239 DSC_2222 DSC_2224 DSC_2226 DSC_2235 DSC_2236當初為了避韓戰而上山的難民安居於此,時代變遷,雖未至於十室九空,但還留守的只有老人家了。縱橫交錯的小路,穿插著特色壁畫,边走边拍照玩足半天喔~
離開甘川文化村,步行下山乘坐公交車去了一個沙灘。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,因為我朋友帶我去的。DSC_2242DCS_2240之後,我們便去了南浦洞。DSC_2243 我們上了樓上飯店用晚餐,這是韓國拌飯,只需要6000韓幣。DSC_2246 DSC_2247 DSC_2248 DSC_2249 DSC_2250 DSC_2251
龍頭山公園


其後,我們去了龍頭山公園。首爾有N首爾塔,釡山也不輸蝕,想俯瞰當地全景可以去龍頭山公園的釡山塔。龍頭山公園被列為釡山三大名山之一,位於南浦洞,有4層扶手電梯可以輕鬆上山。 




2014/07/12
在朋友家與他的妹妹用韓式的早餐,我的朋友今天要考試,祝他考試成功。今次是第一次吃這样的早餐喔,一早便吃飯和泡菜。

這是我朋友的家, 我就是睡在這裡

我們用饍的地方

他們的冰箱充滿泡菜

他們韓國人非常喜歡喝咖啡

這是我所說的早餐喔~ 
40階梯文化觀光主題街
吃完早餐后,我獨個兒去了40階梯文化觀光主題街,去旅行就是要感受當地的歷史文化,40階梯文化觀光主題街位於舊釡山政府交通的中心,以昔日戰爭為主題,把舊區重新打造成觀光地。這裡承載釡山代代集体回憶的縮影,特色雕塑、車道和裝飾,彷彿一本在街道上的歷史書。












一會兒便走到40階段文化館,這裡的員工又以為我是韓國人,以韓語介紹這個文化館。我不好意思地對她們說我不是韓國人,听不懂你們說什麼。她們立刻轉用英文及普通話與我溝通,又介紹釡山中區有什麼好去的地方。(在文化館可以拍照的,請不要用閃光燈) 








離開文化館,我打算中央站步行至南浦洞。我不知不覺就走進入了光復地下商店街,在沿途購買了一張明信片,這是釡山大橋。老闆用流利的英語吿訴我這橋會在中午十二時分成一半讓大船進入。無方向的走進了樂天百貨,就這樣在此用午餐。


用完餐,便在從南浦洞6號出口找30號巴士去太宗台了...
一個人出國旅行,往往遇到不可思議的事。明明今日只是自己去太宗台,在路途中聽見普通話,由互相幫忙拍照開始認識對。她們是中國剛畢業的大學生。我們就開始釜山郊區一日,當中我亦與一位來自荷蘭的攝影人士,可惜我們只是平水相逄,沒有深入了解對方。離開太宗台我們便去了廣安沙灘欣賞晚景…整個晚上,我們傾談旅行,夢想及人生。從沒幻想過會與不陌生人敞開心扉,傾談自己的心事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從沒有幻想過,人生竟然會有這麼一天跟一些不同文化背景的陌生人敝開心扉,聊自己的心事。
有些事,跟他們說好比朋友說更易說出口,因為他們是陌生人,而跟我一样,都是旅人。旅人與旅人之間,反而存在著某種信任及默契。
旅人有一個共同点,就是遊走不同國家上的每個角落,可能在下一個目的地又會再次相遇。這就是旅人的緣分吧!

不其而遇,最旅途最美的邂逅!
並沒同什麼,明白這是生活便行。
Please enjoy every moment !

2014.07.13
今天我的朋友也要考試呀,這是他最後一個試,完成這個便可以有 licence,真心希望他成功啦!我們相約晚上6時出外慶祝。 跑了四天,已有点累了。今日早上,決定完成我要寄的明信片~ 寫明信片就像我寫旅遊日誌... 寫完明信片后,我又繼續旅程了。早前兩位中國朋友住在西門說那边一定要遊覽 ,今日就去這裡吧!


can't take my eyes off you 

can't take my eyes off you 的一間房,有點像公主風






走進了一間古典的食堂,這裡的店主很好人喔!當知道我是遊客便把一份有英語的餐牌。
豬肉石頭飯 4000韓幣,超半又大份

時間不早,便離開西面,再回釡山大學區。在此區買了一些面膜。


回家路上拍了不少照片喔! 但回家的路十分斜。








晚上,我們三人一起去食炸雞飲啤酒。




吃完炸雞后,Kyeungmin想去吃冰,我們便去了。 

紅豆沙冰
20!4. 07. !4
早上,我留在家中打旅遊日誌。旅行,讓自己學習和得到最多的不一定是旅行的過程,更有可能是旅程結束后,慢慢寫遊,寫感想的過程。可以是記人、記事、記心情。這個個程令我反省、反思和學習。Boseong 今日早上要上課,他說中午十二時我們一起外遊釡山。基於我們今天沒有吃早餐,所以早了點用饍。早前,我與Boseong 說我想嘗試韓式炸醬麵,他便帶了我去中國餐廳。他認為韓式炸醬麵比中國的好吃,我認同喔! (原來我沒有拍照... >.<) 

吃完午餐后,我們就乘巴士1000 號去海東龍宫寺。下了車,我們還要走多2 公里的路程。我們沒有按照棕色指示牌來走,我們橫行上山,這段路還在發展中,最後我們很快便到達目的地。海東龍宫寺的風景十分美,走一圈只需要半小時。












離開海東龍宫寺,我們去釡山最長的沙灘:海雲台。一如台灣的墾丁,釡山對於韓國人來說就代表陽光與海灘,熱情與活力的海边城市。每到夏日,這裡便會擠滿本地和旅客,每逄夜晚便會有不同街頭芸人表演。在附近有大大小小的酒吧餐廳,我們坐下來飲2杯。
休息完,我們便往冬柏島進發。由於長久歲月的堆積而陸地化了的小島。以冬柏樹的群樂地而芳名遠播。位於這小島邊緣的" NURIMARU" 舉辦過2005年APEC首腦會議,對一般人免費公開展覽。在小島裡有著展望台、人魚像與彎路。







我們返回釡山大學區吃韓國烤肉。








吃完后, 我們回合kyeungkim 去超市買東西預備明天的火煱。

2014.07.15
Shopping day~ 
與Boseong 和 kyeungkim 去NC Department store 買衫、化妝品及小食。
晚上,Jaejoon 和他的朋友Changsu 來了我們家開party, 吃火煱。











吃完火煱,我還有數小時就要離開釡山 Q.Q 

2014.07.16
4時30,我便起床,準備離開了。我要趕搭釡山地鐵的第一班列車:5時20分,因為我要乘8時正的港龍回港。
還在金海國際機場,天氣也反應了我的心情... 

終於離開了




但我們都習慣把旅行的價值放在旅行那几天,又或者把價值放在用金錢買回來的手信上。誰又會有空,放假回來還有心情有時間寫遊記?  寫遊記,不單令你有一本實實的文字記錄,更重要的是記錄的過程中能讓你重新細味當時旅行的情景。

從來都不會特別去留意自己城市的建筑設計或細節,去異地反而會不停欣賞當地文化的各種細節。假設自己是一位遊客,這樣便有可能慢慢恰回對香港文化的興趣。

趁著還年輕,我們就應該走最艱苦的路,看最美麗的風景,等我們老了,腦海裡滿滿是回憶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